8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预算工委主任乔军带领省人大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海芹陪同下来凤实地考察调研我县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县委书记王建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邓辉,县政府副县长李鹏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调研了我县柳林示范镇建设指挥部、柳林酒业公司、裕凤材料包装厂、六营民俗村、东湖南广场和东湖园林,相互交流了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做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柳林是千年古镇、驰名酒乡。近年来,柳林镇积极抢抓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千年酒乡的文化品牌和西凤酒龙头企业优势,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凤酒小镇”,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成功跻身全国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和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镇行列。在柳林,调研组一行边听边看,听取了柳林“凤酒小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取得的成效,详细了解了柳林在制酒储酒、灌装配套、仓储物流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一致认为我县历史文化悠久、凤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实施,探索出了一条以白酒酿造为核心,配套发展原粮种植、彩印包装、仓储物流、工业旅游为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塑造了城镇风貌、提升了文化特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也为全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提供了凤翔的参考和借鉴,做法和经验值得深入推广。同时,调研组希望凤翔抓住柳林特色小镇建设的机遇,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围绕酒城建设进一步做好产城融合这篇大文章。
六营民俗艺博园位于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著名泥塑艺人胡新民投资兴建,全村自古有制作泥塑、刺绣、草编、剪纸等手工艺的传统。近年来,六营泥塑不断发扬传承、总结创新,品种已拓展为五大类200多种。特别是泥塑“凤尾鸡”由于其造型洗炼概括、色彩艳丽,被确定为2017年央视春晚吉祥物。在六营民俗艺博园,省、市人大代表、西府巧妇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敬萍详细介绍了泥塑等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情况。调研组认为,凤翔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泥塑、剪纸、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创造力;规划建设的六营民俗村项目起点高,成效好,特别是泥塑园中十二生肖、八仙过海等泥塑群落形态逼真,色彩饱满,充分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以及民间艺人的工匠精神。希望我县继续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做好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好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作用,促进民俗文化蓬勃发展。
东湖园林,位于凤翔县城东南部,古称“饮凤池”,由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扩建而成。湖内水荷交融,古柳摇曳,满眼皆绿,空气清新,已成为全县人民休闲娱乐、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大东湖”景区建设确立为全县“八件大事”之一,计划总投资44.37亿元,分三期打造大东湖景区 “四大板块”。目前,总投资4.6亿元的东湖景区扩建、饮凤苑湿地公园等一期建设项目已竣工开园。在东湖,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关于东湖内各个历史遗迹的典故缘由,详细了解东湖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和园林景观等情况。调研组认为,凤翔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积极抢抓国家全域旅游战略机遇,创新性提出了大东湖景区建设的发展思路,高标策划,强力推进,高效实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希望我县继续将“大东湖”景区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聚力打造精品工程,加快形成“游东湖揽胜、观廊桥风景、赏民俗文化、逛城市绿地”的精品布局,持续提升景区美誉度和附加值,吸引更多游客来凤旅游观光,让旅游产业真正成为辐射带动三产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