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常委会领导活动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6-10-11 | 浏览:511次 ]

1011,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王翔带领调研组对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县政府副县长蒋铃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恒兴石化公司、西凤酒厂、县钛粉厂等企业,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与企业负责人交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了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相关情况。随后,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副县长蒋铃关于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情况的汇报,科技局、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柳林镇等部门、镇负责同志和调研组成员围绕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座谈会结束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王翔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调研组对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过程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全县各级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坚持立足实际,高点谋划,突出优势,全力推进,成功跻身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列。一是聚力推进创建工作。2014年起,县委、县政府在科学分析县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目标,凝聚全县人力、物力、财力,成立多部门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凤翔的实施意见》和《凤翔县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凤翔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和各类规划等申报材料,于20159月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二是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定位、创新发展”的思路,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我县高新区规划定位为西部科技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西部能化材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和中国凤香型白酒酒业创新中心,确定了“一核两翼”(科技生态新城、西凤酒城、长青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三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工业提速战略,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主战场,凝心聚力,工业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县域经济呈现稳定增长、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目前,甲醇一期、宝氮搬迁、西凤酒扩建技改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在高新区建成投产,形成了煤化工、白酒酿造、电力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冶炼等优势产业,集聚了全县80%的工业生产力,吸引了宝二电、东岭冶炼、长青能化、西凤酒厂等行业领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100余家在此发展。

调研组指出,虽然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省级高新区获批后,县上对高新区后续的发展和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思想上没有形成强抓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共识,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整体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不够;各板块建设和发展思路不清,措施不到位,各自为政运行,建设进展缓慢,推进效果不明显。二是体制机制不畅。高新区自获批后,尚未明确具体管理机构,牵头抓总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目前运转仅仅局限于应付上级检查、填报各种数据报表和基础资料整理等日常事务,没有力量和权限统领三个园区开展具体工作,影响了工作的正常推进;受体制机制影响,三大园区仍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规划、思路和机制,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速度。三是优势发挥不充分。未将高新区的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衍生产品不多,产业链不长,未能实现经济倍增,活力尚未充分激发;长青、柳林和县城西区三个园区的整合力度不够,发展不均衡、差异较大,还未完全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高新区入园企业中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偏少,特别是众创空间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缓慢,严重制约了高新区的长远发展。

调研组要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具有凤翔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要形成共识。全县各级要把高新区作为凤翔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作为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实力强县的重要抓手,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宣传高新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发展思路、前景效益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支持、参与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实现企地双赢。二要统筹规划。要结合我县实际,统筹制定高新区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将长青工业园区、柳林酒城和县城西区三个园区有机整合,完善近期发展的详规和远期规划,注重与土地规划、建设规划、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三要细化举措。县政府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出台具体的办法,全力推进高新区建设,要进一步明确细化相关部门、各个园区、相关镇的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工作进程,狠抓工作落实。四要突出优势。要充分挖掘凤翔地域、文化特色和主导产业优势,打造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新型能源和白酒产业为支柱的高新产业新高地;要以打造陕西领先的高新区为目标,谋划、储备、引进互补性强、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发展动力强、后劲足;以“众创空间”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为重点,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创业苗圃、创业公寓等孵化平台,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五是凝聚合力。要把高新区建设作为党代会确定的“八件大事”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凤翔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抓手,打破三个园区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将三个园区通盘考虑,凝聚全县之力,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助推高新区发展壮大。六要完善机制。全县各级要在人、财、物方面加大对高新区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尽快使高新区的机构设置得到上级批复,抽调专业人员,明确职责分工,按照高新开发区建设的标准要求和管理运行特点,以创造性思维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积极学习吸纳外地开发区在建设、管理、招商、征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实现高新区建设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