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常委会领导活动


西安市人大组织省人大代表来凤调研文化旅游工作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6-05-16 | 浏览:781次 ]

513,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西安的部分省人大代表来凤实地考察调研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牟林乐,凤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雒和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振宇陪同调研。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调研了我县的宝鸡市先秦陵园博物馆和六营民俗艺博园,相互通报交流了文化旅游经验做法,达到了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进友谊,推进工作的目的。

先秦陵园博物馆是1988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雍城遗址的核心,陵园位于我县南指挥镇、彪角镇和城关镇,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有秦公大墓21座,陪葬车马坑及其他从葬坑28座,中小贵族墓葬数千座,秦公一号大墓(墓主是秦景公瀛石)发掘呈现出考古史上的“五个之最”:是中国乃至世界迄今发掘的最大古墓;有186具殉人的墓葬是中国自周商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出土的“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葬具;主椁室两侧的“木碑”是最早的木碑实物,是墓碑之源;大墓出土的、刻有180多个铭字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对于研究先秦历史文化及墓葬制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先秦陵园博物馆,调研组一行边听边看,听取了雍城遗址开发保护,秦公一号大墓挖掘、保护、陈列展示情况,详细了解了我县在雍城遗址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一致认为我县历史文化悠久,先秦文物遗迹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全面反映了先秦时期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特别我县在民间文物遗址的考古、研究、开发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六营民俗艺博园位于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著名泥塑艺人胡新明投资500万元兴建。六营泥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给儿童最好的礼物”。六营村因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派部将李文忠第六营在此屯兵而得名,有“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美称,由胡新民创作的泥塑“平安马”、“富贵羊”、“福寿猪”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为2002年马年、2003年羊年和2007年猪年生肖邮票主图案,目前全村有75%的农户从事泥塑生产、销售,从业人员达800多人,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泥塑产业收入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艺博园可以看到以泥塑、皮影为主的民俗工艺品展示和制作流程,还可以体验亲手制作泥塑工艺品的乐趣。在六营民俗艺博园,省市人大代表、西府巧妇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敬萍详细介绍了泥塑等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情况。调研组一行认为,凤翔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手工艺品精巧细致,乡村旅游发展理念超前,规划建设的雍城湖旅游开发项目起点高、手笔大,初步探索形成了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我县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县域乡村旅游发展内涵,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模式,不断推动凤翔文化旅游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