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常委会领导活动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检查我县2014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和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暨2013年决算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4-08-26 | 浏览:898次 ]

8月26,凤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冶新科带领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对县政府2014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和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暨2013年决算情况进行检查。县政府副县长岳鹏陪同检查。

检查前,检查组利用近两周时间,先后深入财政、审计、国税、地税局及部分预算单位,重点围绕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财税收入任务完成情况等开展深入细致的前期调研,掌握了基本情况。

检查当天上午,召开了县政府及发改、财政、审计、国税、地税、人行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岳鹏关于我县2014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和2013年度财政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暨2013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汇报。同时,分别听取了5个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全县财税收入、预算执行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组认为,今年以来,县政府及各工作部门紧紧围绕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活力凤翔、美丽凤翔、幸福凤翔的奋斗目标,狠抓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今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正常。审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和政府投资审计,强化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充分发挥了审计工作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总体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今年,在面对全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结构性减税政策不断出台,支柱企业税收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下,1-7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570万元,增长11.9%,完成年度预算的57.7%,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目标。二是基础保障基本到位。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548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1.1%。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教育、农、林、税、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等得到较好保障,切实做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三是财政管理更加规范。完善了部门预算定额标准,规范资金分配行为;县级116个预算单位财务退出会计集中核算,加强了单位会计主体责任;推行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四是审计监督重点突出。重点围绕财政局预算执行和地税局税收征管、国库收纳报解情况、政府债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收支两条线专户资金、采购资金进行审计,并对17个县级部门、镇预算执行情况,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进行审计调查,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审计作用发挥较好。审计部门对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工作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问题分析具体,整改意见切实可行。同时,注重了上年度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审计的作用。

检查组指出,在今年预算执行和上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收入结构不尽合理。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完成15369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0.1%,非税收入完成10201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9.9%,非税收入占比较大,地方财政收入不合理,均衡性差。二是后续税源培植效果不明显。我县县域企业对财税贡献率不均衡,差别较大,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酒税,但白酒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白酒税持续下滑,财政增收压力较大。特别是西凤、宝二电、德翔等九大税源企业占国税总收入比重的89.67 %,占地税收入比重58.34%,中小微企业对财税贡献偏低。三是专业人员明显不足。目前,全县157个预算单位(含二级单位),291名财务人员,持证人员仅130人,仅占总人数的45%,财政专业人员不足,制约着财政改革的推进和财务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个别部门预算执行不严。个别预算单位未能严控预算支出,上半年已经支出了全年预算的80%以上,预算形同虚设。五是审计的覆盖范围不够广。受人员、设备等客观因素制约,目前审计监督主要集中在县级部门和事业单位,而多数基层单位审计监督相当薄弱或是空白,急需延伸和拓宽。

检查组要求,县政府及财税、审计部门要针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迎难而上,再添措施,确保全年预算任务按期完成。一要加强重点财源培植,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全县上下要齐心协力,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后续财源;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的扶持力度,强化重点骨干企业扩张产能,延长产业链,壮大支柱税源,培植骨干财源;要高度关注全县经济运行质量,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尽快实现全县经济总量的扩张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确保全年财政预算收入的完成。二要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税部门要以增收节支为目标,强化税收征管,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完善税收征管措施,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要切实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对土地出让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必须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政策和资金扶持,努力提高一般预算收入质量,提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三要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监督管理。县政府及各预算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严格预算执行,严控预算追加,慎重考虑今年的经济形势,尽量压缩或减少开支,开源节流,充分理解支持财税工作;严格按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预算科目和批准的数额执行,年度财政预算一经人大审查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必须及时书面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四要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政府要加大对财务、审计人员及设备的配备,各预算单位要吸收一些年轻、具有会计专业、懂业务的人员充实到财会岗位;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各预算单位对无证上岗的会计人员要限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强化财会人员的教育和再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适应新形势财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五要扩大审计覆盖面,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始终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审计覆盖面上下功夫,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审计,既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要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为建立阳光财政服务;强化对社保、医疗、教育、农业、环保等关系民生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并向基层单位延伸,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覆盖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