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县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20-08-07 | 浏览:927次 ]

87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邓辉带领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县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县政府副县长牛建强陪同调研。

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县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柳林镇卫生院、柳林镇亭子头村卫生室等地实地察看并详细了解了全县公共卫生工作情况。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副县长牛建强代表县政府所作的关于我县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紧紧围绕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特别是今年以来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检查组对我县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抗击新冠疫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调研组指出,2020年春节前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我县也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实践证明,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效果。疫情爆发后,县委县政府迅速研究安排,成立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措施,提级升格疫情防控组织架构,卫生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组织保障;按照省市疫情防控阶段性工作要求,全面细致地开展了各类排查工作,先后对湖北(武汉)来凤返凤人员、境外人员、北京地区、新疆地区、大连地区等来(返)凤人员进行重点了全面排查,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县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研究设立新冠肺炎疫情定点救治医院,选定重点人员集中隔离留观场所,对密切接触者和中高风险地区赴凤人员均落实相应管理措施,使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了及时有效。二是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始终将公共卫生工作作为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的有力抓手,成立了基本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分别设立了疾控、妇幼、卫监、中医项目办公室,负责1455项公共卫生考核工作,统一标准,定期督查,为全县公共卫生深入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结合县情实际,分解任务,夯实责任,构建了覆盖城乡、层级清晰、功能明确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经费逐年增长,全县公共卫生经费由2009年的人均18.5元提升至2020年人均65元,增加3.51倍,推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发展。三是健康管理有序推进。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能够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犬伤暴露处置技能培训,落实散居儿童、托幼机构儿童家庭“84化”干预措施,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开展艾滋病防控进校园宣讲活动,有效提高了传染病预防质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7.7万人,电子档案47.4万人,电子建档率达96.8%,为我县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抓好老龄健康工作。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为全县430427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1612.52万元,完成70周岁以上享受高龄补贴老人年审核查,为120065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陕西省敬老优待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广泛动员,多方宣传,营造浓厚健康氛围,引导群众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了群众的防病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四是公卫建设取得实效。从应急处置来看,全县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培训,狠抓演练,确保了突发公卫事件措施果断、处置科学;从疫苗接种来看,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服务,完成新出生儿童12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95%以上,完成脊灰疫苗查漏补种、重点人群乙肝疫苗补充免疫,有效筑牢了免疫屏障;从慢性病综合防治来看,制定印发了《慢性病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了监测工作流程,召开了各医疗卫生单位慢病管理人员技术培训会,持续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全方位保障和维护了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

检查组指出,近年来,我县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健康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仍有薄弱环节,公卫知识普及率低,群众的健康意识不高,部分群众缺乏正确的卫生保健常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对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重视不够,不良卫生习惯较为普遍;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大部分群众仍存在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二是资金保障还不到位。虽然财政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但由于县级财力所限,上级规定的县级医院人员保障政策未能落实到位,地方病和结核病防治每年需落实的53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目前只落实了16万元,缺口较大;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无专项应急物资财政预算;对全县卫生系统医疗设备等基础设施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有关部门与上级沟通、联系不够,信息不灵,争取资金项目的力度不够。三是硬件设施仍有短板。从疫情防控暴露的问题和短板看,我县疾控机构基础设施陈旧,设备配置滞后,全县无高标准PCR检验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能适应重大疾病防控现场处置要求;县本级无独立设置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现有传染病区地方小不达标,无法满足较大规模集中收治需要;多数发热门诊整体面积不充足,结构布局不合理,无专门传染病隔离病区,出入通道设置不规范,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四是公卫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全县共有注册医师1018人,其中公共卫生类执业医师24人,19所镇卫生院仅有公共卫生执业医师8人,公卫人员严重不足,县疾控中心按照1.25/万人口比例应有公卫人员65人,实际不足一半;镇卫生院“引不来、留不住”专业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远远不能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公共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室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五是应急机制不够完善。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健部门和疾控机构牵头抓总和作用发挥不充分,相关部门的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有待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检查组要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补短板、强弱项,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一要强化精准施策,抓好疫情防控。当前我县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随着海外疫情持续扩散、输入风险急剧升高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后人流量加大、人员聚集增多等新情况的出现,防控工作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因此要严格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严密关注国外国内疫情发展态势,进一步绷紧疫情防控思想认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群防群控”的工作方针,继续做好境外及高风险地区赴凤人员排查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密切接触人员、发热病例的隔离医学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加强重点人群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严防疫情传播风险。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和卫生习惯,增强科学的卫生保健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加快推进“分餐制”,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三要争取项目资金,提高保障能力。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聚力推进项目建设,抓住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机遇,积极与上级沟通联系,争取项目资金,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积蓄动能;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公共卫生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保障公共卫生工作经费,设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专项财政资金,确保全县公卫应急物资储备到位,满足突发公卫事件应急需要。四要完善基础设施,织密防疫网络。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推进县医院、县中医医院PCR实验室建设,抓紧抓好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配备升级实验室设备,要进一步加大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核酸检测技能,让实验室具备检测能力;要谋划制定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方案,规划扩建县医院传染病专区,平时综合利用、疫时救治专用;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出入通道,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五要强化队伍建设,配强公卫人才。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科学核定公共卫生相关机构人员编制,逐年增补技术人员,实现公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加大人才招聘力度,重点引进本地籍、高学历、专业型人才,充实县疾控中心、县卫监所、县妇幼保健院和各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全县公卫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广大公卫人员尤其是镇村一级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要持续实施振兴计划、定向培养等措施,优化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人才激励、培养和使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全县公卫人员招得来、留不住的问题,加快培养一批既掌握公共卫生技能、又善于应急管理的专业人才。六要坚持部门联动,凝聚整体合力。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公共卫生“一盘棋”思想,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组织和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多部门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要落实公共卫生职责,进一步压实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职责,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互联互通共享信息数据,做到突发公卫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面提高突发公卫事件应对能力,努力形成公共卫生事业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