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调研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20-04-23 | 浏览:2158次 ]

420日至23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李宏志带领人大调研组,对全县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县政府办、人行县支行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人行县支行、农商银行、农行县支行、工行县支行、凤翔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建行县支行、农发行县支行等10个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围绕金融机构运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深入分析金融支持地方发展形势,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为金融与地方经济共赢发展献计出力。

调研组对我县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近年来,县政府和县域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金融服务体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企业融资,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金融体系逐步构建,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和信贷产品体系、金融政策保障体系等三大体系逐步形成。县政府不断壮大地方金融总量,先后引进长安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中国银行、西部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支行或营业部。目前,县域内银行金融机构10户,保险机构22户,证券营业部1户,提升了地方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出资参与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工作,完善覆盖县域的市县政策性担保体系,创新政银担保合作模式,设立省农担凤翔办事处,办理农业信贷担保1777117.99万元,为县域农业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开展“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实施“金融服务进小微”“创新服务助力发展”及“阳光信贷”三大工程,先后推广“小微快贷”“小企业简式贷”“抗疫贷”“复工贷”等信贷产品30多项,促进了中小微企业发展。二是各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县政府制定《凤翔县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服务工作的八条措施》,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抓紧抓实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季度,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县域投放新增贷款9.4918亿元,积极为医院、公安等一线防疫单位和慈善机构捐款捐物3.1万元。三是各金融机构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县政府及各金融机构加大政策宣传和政银企对接,举办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宣讲会。在县政府网站开设金融服务专栏,为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及项目搭配服务,为全县200户以上企业汇编发放凤翔县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手册。及时摸排县域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编纂《凤翔县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凤翔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清单》,与各银行对接重点项目45个,融资需求49.73亿元,融资融智,统筹做好涉及脱贫攻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重点项目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工作。目前已进入各银行贷款审批程序的重点项目24个,拟投放贷款15.8亿元。

调研组指出,全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合作共赢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责任意识、合作共赢意识还不够,部分银行将信贷投放重点倾向于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更多的注重已形成的的优质客户,不重视有效信贷投入的增加,重大轻小,影响了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二是服务方式方法不灵活。各国有商业银行受审批权限,增加了县级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环节,造成县域信贷门槛高,审批环节多,不能适应小微企业时间急,周转快,额度小的信贷需求,导致多数中微小企业特别是亟需贷款扶持的小微企业融资难。三是中小微企业主动破解融资难问题不到位。部分中小微企业学习金融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财务管理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达不到金融行业授信标准,与金融行业对接不及时,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四是金融新产品推介宣传主动性不够。一些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员工流动性大,对金融产品宣传投入较少,获取的贷款需要有限,借贷信息不对称,银行放款与企业贷款难的矛盾破解难。

调研组要求,县政府及各金融机构一要提高认识,树立合作共赢思想。县政府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作为,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做好保障,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合作共赢意识,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运行模式、服务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授信额度,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做大信贷总量,在主动融入经济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金融效益最大化;同时加强与县政府的互相支持配合,共同发力,持续化解担保链风险,建立银企对接的长效机制,以高效的服务保障银企合作共赢。二要灵活方式,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城乡客户为主线,把普惠金融产品的推广与农村基层治理结合起来,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结合起来,与农业合作社、农户的需求结合起来,开发更多贴近凤翔实际的特色产品,要加强与省市的对接,用足用活金融政策,延伸服务项目,走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要加强金融政策宣传,要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宣传金融政策,要让更多群众了解金融政策,用好金融政策,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要协作联动,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各中小微企业要认真学习金融知识,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强财务规范管理,完善信用信息建设,有效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努力实现自身发展与县域经济腾飞互惠共赢。同时财政、工商、税务、监管等部门之间要加强联动,做好政策传导,形成信息对称、可溯源、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环境,多方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合力形成中小微企业与银行业的良性发展。四要完善机制,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考核与奖励办法,加大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凤翔经济社会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持续加大投贷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落实优惠政策,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金融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转变经营机制,不断改进服务,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