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检查全县《教师法》贯彻落实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9-05-17 | 浏览:2883次 ]

517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邓辉带领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对全县贯彻落实《教师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县政府副县长徐向文陪同检查。

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凤翔中学、南指挥中学、县教师进修学校、汉封学校等地实地察看并详细了解了全县贯彻落实《教师法》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副县长徐向文代表县政府所作的关于我县贯彻落实《教师法》工作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紧紧围绕我县贯彻落实《教师法》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检查组对我县贯彻落实《教师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依据《教师法》规定,强化宣传引导,优化资金保障,深化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尊师重教氛围已经形成。县政府及教育部门始终将教师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专业人员,大力宣扬教师的伟大使命和高尚品德,为全社会崇学尚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评选推荐“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的基础上,为2326名教师颁发了“乡村从教30年荣誉证书”,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同时,一大批社会力量拿出资金保障教育、表彰教师,为全县教育工作者扎根基层、舒心从教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教师素质普遍提高。县政府及教育部门及时成立了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制定方案,明确内容,确保了教师培训方向不偏、力度不减;组织8200名教师参加送教下乡等常态化培训活动,为教师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供了坚实保障;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完成省级课题110个、市级课题160个,为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县政府及教育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资金2.21亿元,130余所学校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大力争取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建设项目,先后投资4124万元,解决了700多名乡村教师住房问题。同时,在全县74所学校(含教学点)实行营养午餐,确保了师生吃得健康、吃的放心。四是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县政府及教育部门全面落实教师工资、医疗、公积金等福利待遇,为全县教师传播知识、塑造灵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严格落实市县职称评审文件精神,2018年共推荐晋升副高级职称教师138名、一级职称教师258名,职改红利惠及更多教师。同时,建立了教代会,鼓励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决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五是师德师风总体向好。县政府及教育部门扎实开展“书润校园”读书活动,夯实载体,以读促教,为促进了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奠定了良好基础;先后出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校园长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带动教风、促进学风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以高压态势督促和引导全县教师切实做到爱生乐教、为人师表。

检查组指出,教育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强国之基。我县贯彻落实《教师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宣传引导还不到位。社会各界对《教师法》的知晓率较高,但对其主要精神、具体法规了解的不深,距离入脑入心还有差距;每逢教师节,有关部门都能组织开展表彰教师、关爱教育等大型节庆活动,尊师重教氛围浓厚,除此之外,对教师关心关注相对较少,关心教师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个别教师对《教师法》的义务和责任掌握的不深不透,依法执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提升。二是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受教师退休、调出等因素影响,我县自2015年以来教师净减员517人,“教师流失”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与语数外等学科相比,体音美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与农村教师相比,教师学科结构、城乡结构不合理现象将会更加突出;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外系统借调教师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校园周边环境欠佳。税法、禁毒等“进校园”工作名目繁多、随意性强,挤占了教学时间,加重了教师负担;一些非党报党刊搭车摊派或强制订阅,挤占了办公经费。同时,教师行政化倾向相对突出,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教学时间,影响了工作成效。四是教育管理水平不高。与城区相比,农村教师食宿条件相对较差,“走读”现象较为普遍,不能拿出更多时间来开展备课赛讲、学术研究,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由于缺乏好的载体和平台,全县211位名师在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教育发展上作用尚未真正发挥;绩效考核办法实施以来,各校为了维护大局、促进团结,操作起来往往是注重公平、缺乏激励,一定程度违背了绩效考核奖勤罚懒的原则。同时,个别教师逐利化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缺乏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五是教育改革步伐不大。截止目前,全县撤点并校后仍保留教学点27个,布点分散、教师短缺、质量堪忧;教育系统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编制动态管理方面办法不多、措施不强,加之受我县教师编制没有审批权制约,距离实现退补平衡、略有储备的目标仍有差距;个别学校中高级职称指标偏少,有些教师很难按时评上相应的职称,影响了教学积极性。

检查组要求,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要紧扣问题,科学施策,强化保障,主动作为,努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强化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切实将贯彻落实《教师法》作为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大力宣传《教师法》的核心要义和具体法规,使《教师法》深入人心、人人皆知;要积极邀请法律专家定期举办以《教师法》为主题的培训活动,确保广大教师对《教师法》入脑入心、融会贯通。同时,要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全方位、组合式的宣传报道,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教育、关注教学、关爱教师的良好风尚。二要改善条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要不断健全完善教师正常晋级增薪制度,按时兑付教师工资、医疗、公积金等待遇,不断为全县教育事业实现区域领先、稳步向好提供有力支撑;要切实按照“安全实用、舒适经济”的原则,按次分批做好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建设项目,逐步改善教师住宿条件,确保教师居有所安、教有所成;三强化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要持续通过定向生招聘、振兴计划等途径,聚才引智,扩充队伍,从根本上缓解教师梯队青黄不接的困境;要积极开展交流支教、结队拜师、网络自修等培训活动,集中力量培养一批“四有”好老师;要以每年3月、9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月为契机,通过组织宣誓、签订承诺书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不断彰显新时代师德风采。同时,着力打造一支爱教育、懂管理、有追求、善思考的校长队伍。四要发挥作用,破解教育突出问题。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要结合全县教育实际,积极推进住校教研、护校值班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职工从教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有效治理教职工“走读”现象;要鼓励和引导全县211名教学名师搭建交流平台,破解学术难题,提升教学质量,争做教学研究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培养者和现代教学思路的实践者;及时出台符合县情、面对一线、分学科、分领域的绩效考核奖励办法,消除平均主义、激发教师热情。五要持续加力,扩大教育改革成效。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对步点分散、浪费严重的农村教学点进行撤并整合,重点解决好合点并校学生的餐饮、住宿、交通等问题,确保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要积极稳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激活教育管理活力,不断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向好;要进一步做实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增设指标,明确标准,规范程序确保更多优秀教师能够按期评上职称。同时,要积极适应即将实施的“两考”改革,重点探索“两考”改革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保持全县教育适度超前、区域领先的发展态势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