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人大常委会视察大东湖景区建设情况 |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7-06-05 | 浏览:1263次 ] |
5月27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邓辉带领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在前期调研和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对大东湖景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县政府副县长刘炜陪同视察。 视察组一行先后深入东湖南广场、饮凤苑湿地公园、雍城湖水利风景区和六营民俗村实地察看并详细了解了大东湖景区的建设情况,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副县长刘炜代表县政府所作的关于我县大东湖景区建设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大东湖景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今后发展设想进行了座谈发言,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视察组对我县大东湖景区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大东湖景区项目建设是我县旅游产业突破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的重大带动项目,对于彰显我县历史文化名城底蕴、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新形象、打造凤翔新品牌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县政府及各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措施,狠抓项目落实,推进效果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重视程度高。县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大东湖景区项目建设,明确将大东湖景区项目建设确定为全县“八件大事”之一,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大东湖景区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景区建设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工作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县委、县政府领导坚持每周至少两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督促指导景区建设工作,县文广局、林业局、城关镇等牵头部门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计划,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规划定位准。县政府高度重视大东湖景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按照“以水为脉,以文筑魂,以产融景,以旅创镇、以镇兴县”的思路,科学合理提出了大东湖景区的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和战略目标;四个板块规划方案符合实际、富于特色,突出了大东湖景区独一无二的人文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及传统工艺特色,为大力推进大东湖景区建设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推进成效实。截至目前,东湖南大门广场建成了12处建筑物主体工程和“一塘、二亭、三台、四园”工程;雍城湖景区完成了水保治理生态示范区建设;六营民俗村完成了72户门头改造,新建了仿古式风景墙、广场风景墙堆雕,绿化、亮化了村组道路;饮凤苑湿地公园完成了景观河道建设、园区路垫层铺设、道沿安装、园区管网铺设工程,四大板块项目有效推进,大景区形象已初步显现。四是综合效益好。大东湖景区的开发建设,在较好地保护和挖掘先秦文化、民俗文化、苏轼文化的同时,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据统计,上半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30万人次,工艺美术品、泥塑、土特产品销售同比明显增长,使我县三产中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明显提高,预计上半年旅游收入多达12.6亿元,大东湖景区的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视察组指出,大东湖景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规划引领滞后。目前,大东湖景区总体规划仍在编制中,存在“建设先行、规划随后”的问题,规划引领作用未能得到发挥。东湖景区、饮凤苑、六营民俗村和雍城湖四个景区之间建设过程存在着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从规划布局、区域功能、品牌打造等多个方面规划衔接不密切,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效益。二是瓶颈问题突出。项目建设缺乏资金,争取的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慢、专项贷款资金审批周期长等因素制约,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景区建设进度;部分村民受利益驱动对拆迁工作配合不力,相关责任单位工作力度不大,景区拆迁工作进展缓慢,迟滞了大东湖景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六营民俗村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工作进展较慢,致使六营民俗村个别项目无法开展。三是项目推进缓慢。大东湖景区作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尤其是水体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极具特色,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上,受资金、拆迁、土地审批等不确定因素制约,各子项目进度跟不上预期,影响着项目的总体进度。四是管理运行不畅。目前,景区建设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对景区管理运营、商业开发、宣传营销等后续工作,尚无统一的管理机构来负责组织实施,未能实现同步跟进。 视察组要求,县政府及各建设部门要充分挖掘凤翔悠久的历史文化,认真解决开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推进大东湖景区建设,让旅游真正成为富民强县、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一要高点定位,坚持规划引领。要切实加快大东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详规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做好景区内的重点项目、精品线路专项规划和产业布局、产品开发建设规划,形成完整的建设规划体系,为景区建设提供科学指导;要把东湖景区、饮凤苑、六营民俗村和雍城湖四个景区统一规划,融为一体,综合开发利用,通过现代设计手段,使游客可看、可感、可听、可悟,让项目开发建设与先秦文化、苏轼文化、民俗文化和山水文化相互交融;坚持融合发展的原则,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提早谋划产业布局,留足建设发展空间,在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元素、商业元素,确保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全面均衡发展。二要多措并举,破解项目瓶颈。针对资金不足问题,要对现有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包装,积极争取中省市对文化、旅游、水利、环保行业的政策资金扶持,紧盯资金方案的落实,确保每一项资金方案都能变成真金白银;打破部门限制,整合优质资源,搭建规范标准的融资平台,积极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文化招商、旅游招商、以商招商等手段确保招商引资取得成效。针对拆迁缓慢的问题,承担拆迁任务的单位要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全面加快拆迁步伐;针对用地审批问题,要按照报批程序和操作流程,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对项目建设用地的政策倾斜,让土地制约发展的问题得到缓解。三要强力推进,加快建设进度。要把大东湖建设任务时刻抓在手上,倒排工期、夯实责任,全力加快大东湖景区建设步伐;要针对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问题,深挖细找、探析根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要加强工程监管,强化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四要创新思维,探索运管模式。学习借鉴外地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适时成立大东湖景区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夯实责任;要积极探索大东湖景区的运营模式,做到产权清晰、经营主体明确、运营形式科学合理;随着景区的逐步建成,管理运营机构要提前介入,做好安全管理、卫生保洁、参服接待、工程维保等工作,要加强对景区周边环境的管控,解决好景区周边企业污染、农户住宅杂乱等问题,确保景区周边规划布局、建筑风格、环境面貌与景区内部协调统一、相得益彰,真正把大东湖景区建成精品工程,服务凤翔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广大群众。
|
人大机构
通知公告
宝鸡市凤翔区人大常委会公告
[2024-11-27]关于公民旁听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公告
[2024-07-2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4-07-25]关于公民旁听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的公告
[2024-05-28]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宝鸡市凤翔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4-01-12]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宝鸡市凤翔区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2024-01-12]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公告
[2024-01-12]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宝鸡市凤翔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财政预算的决议
[2024-01-12]
![](http://www.fxqrd.cn/images/14/20170210090242KLfTy.jpg)
![](http://www.fxqrd.cn/images/14/20170210090255dDxs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