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县人大常委会检查我县2016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和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6-09-06 | 浏览:998次 ]

9月5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冶新科带领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对全县2016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和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暨2015年财政决算情况进行了检查。县政府副县长杨育良陪同检查。

检查前,检查组利用两周多时间,先后深入县财政、审计、教体、检察院、交警大队等部分预算单位以及柳林镇公共租赁住房工程决算、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审计项目现场,重点围绕今年以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税收入任务完成情况、财政支出情况和审计工作情况等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前期调研,掌握了基本情况。

当天上午,召开了县政府及县财政、审计、国税、地税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杨育良关于我县2016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2015年度财政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暨2015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汇报。同时,分别听取了4个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全县财税收入、预算执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组认为,今年以来,县政府及各工作部门紧紧围绕围绕“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三个凤翔’,实现经济大县向实力强县跨越,确保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低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总基调和“公共预算保民生,创新融资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强化财政管理,预算执行总体正常。审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和政府投资审计,强化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充分发挥了审计工作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总体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今年,面对全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结构性减税政策不断出台,支柱企业税收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1-7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822万元,增长9.7%,完成年度预算的62.2%,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目标。二是财政管理更规范。不断加强对预算、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的管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早编细编部门预算,全面推行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加大预算公开力度,预算约束力得到强化;推行电子化采购,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节约了资金;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动态监控,预算执行更加规范;推行惠民补贴兑付改革,39项惠民补贴实行“一卡通”集中发放,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三是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完成119,940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88.4%,保证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津补贴按时发放,为全县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等各项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公共财政收入大部分用于民生,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得到较好保障。四是审计作用发挥较好。审计部门在任务重、人员少、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重点围绕财政预算执行和政府债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收支两条线专户资金、采购资金等进行审计,并对8个行政事业单位、3个镇财政决算进行审计调查,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工作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问题不遮不掩,整改意见切实可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审计职能作用。

检查组指出,在今年财政预算执行和上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财政增收难度较大。从上半年财政收入情况看,受经济下行、白酒市场低迷和主要税源税收下降等影响,公共预算收入持续下滑,增收困难。非税收入占比加大,税收结构不合理。二是预算执行困难。由于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聚降,地方财政自我保障能力差,预算执行难度加大。三是税源培植效果不明显。财政收入仍然对重点企业依赖性较大,重点税源企业中除宝二电、安宝商贸增收外,其余均大幅下降,财政增收的风险较大。

检查组要求,县政府及财税、审计部门要针对预算执行和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迎难而上,再添措施,确保全年预算和审计任务按期完成。一要加强财源培植,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全县上下要齐心协力,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后续财源培植工作力度,力争做到精准招商,确保大项目落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的扶持力度,强化重点骨干企业扩张产能,延长产业链,壮大支柱税源,培植骨干财源,拓宽财政增收渠道,确保全年财政预算执行顺利完成。二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税部门要以增收节支为目标,强化税收征管,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完善税收征管措施,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要切实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对土地出让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必须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政策和资金扶持,努力提高一般预算收入质量,提升财政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三要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监督管理。县政府及分管领导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新《预算法》,适应新常态,使管理与监督协调发展,做到依法行政;县政府及各预算单位要严格预算执行,严控预算追加,慎重应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压缩或减少开支,开源节流,充分理解支持财税工作;严格按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预算科目和批准的数额执行,年度财政预算一经人大审查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必须及时书面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四要扩大审计覆盖面,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严格按照《审计法》要求,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审计,既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要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为建立阳光财政服务;强化对教育、农业、社保、医疗等关系民生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并向基层单位延伸,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加强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督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