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开展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6-07-06 | 浏览:921次 ]

75,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王红玲带领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对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县政府副县长王伟波陪同视察。

视察前期,视察组利用一月左右时间,深入长青镇、陈村镇、糜杆桥镇等8个镇2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了前期调研,基本掌握和了解了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基本情况。

视察当天,视察组先后深入范家寨学校、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儒林小学、凤翔中学等地,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王伟波同志关于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与会同志围绕“双高双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发言,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视察组对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近年来,全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努力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规划教育布局,狠抓办学条件改善,注重校园内涵提升,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领导重视,工作思路清。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凤翔县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县验收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职责分工,夯实了工作任务,为创建工作顺利高效推进奠定了基础。二是机制完善,创建氛围浓。县政府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全县教育工作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制订了《凤翔县义务教育均衡和“双高双普”工作双线包抓责任制安排》,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党政配合、各方协作、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了部门包抓、帮扶定点校制度,将撤点并校、条件改善、学校发展等列入对镇、部门年度目责考核之列,形成了全县上下重视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三是举措有力,推进效果好。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结合全县实际,科学合理优化教学布局,先后对87所义务教育学段学校进行了撤并,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破解了制约发展难题;努力争取各类资金4.8亿元,实施项目201个,新建、改建学校83所,添置内设48万台(件、套),改造土操场55个,实现了办学条件大改善,办学品位大提升;大力推进以“高效课堂”为龙头的课堂教学改革,创建市县星级实验校82所,坚持德育创新,注重内涵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视察组指出,全县“双高双普”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执行标准不够到位。对照创建标准,目前全县119所中小学校中有67所还存在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等问题,有56所学校建设面积不达标、内部设施不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素质教育推进不够深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建进程。二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近年来,我县尽管在教育投入上逐年加大,但从目前实际来看,各小学、初中、高中都不同程度存在5万、100万、500万元以上的历史债务,举债发展的问题普遍存在,加之资金的投入点多面广,整体效益发挥不够,现有的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部门配合不够有力。部分职能部门在创建过程中协作配合积极性不高,如建设用地、塔杆移除等问题推进缓慢,政府、部门、学校、各镇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相互配合的创建工作大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不够显现。四是教师队伍有待优化。全县师资队伍从编制确定的总量看能够基本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需要,但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农村教师相对紧缺、老龄化;全县体音美专业教师不足100人,各小学除城区学校外,其它学校均无专职体音美教师,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视察组要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真研究,积极改进,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努力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一要严格创建标准,全力执行到位。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突出抓好标准化校舍、操场、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以及初中校园广播、高中校园电视台建设,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各相关部门、各镇要全力配合教育部门加紧做好学校基本建设和布局调整土地的征用和规划工作,保证教育用地项目的正常审批;各校要强抓学校内部精细化管理,坚持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二要强化资金投入,破解发展难题。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优先保障对“双高双普”的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教育投入足额及时落实到位;要把上级政策和我县实际有机结合,积极策划包装项目,争取更多的中省市项目资金支持;要积极制定政策,把有经营价值的项目向外公开,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要结合全县实际,设立债务化解基金,有计划、有步骤解决各中小学校历史债务问题,减轻学校压力,促其更好发展。三要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助力推进。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落实好各项职责,强化对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和督查,真正把创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创建主阵地作用,对一些硬性指标,一定要按期限、按标准、按要求落实到位,为创建一举达标打牢基础;各职能部门、各镇要强化协作,通力配合,努力形成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强保障;全社会要共同为创建工作提供环境、设施等保障,努力形成人人关注教育,投身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四要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整体水平。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用人计划,配套建立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城乡教师定期轮换或交流教学、定点定岗招录教师制度,合理配置结构,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年龄老化问题;要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鼓励有条件、有兴趣的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岗位调整,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来,逐步配齐中小学专职教师,满足教学的正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