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视察我县耕地保护工作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5-07-15 | 浏览:1137次 ]

714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王翔带领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对我县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王海刚陪同检查。

集中视察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首次邀请县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同志对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机关全体同志和调研组所有成员进行了《土地管理法》专题辅导。调研组利用40多天时间,先后深入到县国土局、彪角镇、横水镇、范家寨镇、陈村镇、长青镇等部门单位、镇村以及耕地保护工作现场,查阅文件资料、图文档案80多份(册),察看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沟道治理、土地开发治理、基本农田保护牌建设等项目现场36处,分层次召开主管部门、镇村干部、群众代表、项目建设单位座谈会12(场)次,详细了解了全县耕地保护工作基本情况,获得了全县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视察当天,视察组先后深入我县横水镇尹家坞村旧宅基地土地复垦项目,横水镇深沟村沟道治理项目,范家寨镇张家店村枣子河滩涂开发整治项目、陈村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等项目现场,实地查看了我县耕地保护工作现状。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王海刚关于全县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全县土地管理及耕地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视察组对我县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突出项目建设与耕地保护并重,积极实施耕地保护项目和措施,严格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耕地总量连续多年保持了动态平衡。一是认识明确,网络健全。县镇各级政府领导、村组干部以及广大群众对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双保”目标和全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等土地国策认识明确。全县县镇村组四级耕地保护网络机构健全,启用了耕地保护卫片监管系统,形成了“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耕地保护立体监管体系。全县建立和落实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了耕地保护、基本农田管理、责任动态巡查等12项工作制度,分别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4400多份,向群众印发基本农田保护宣传通知书3万份,新建标准化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7个。二是管理规范,举措有力。我县严格执行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总规做好土地管理和项目建设工作。全县把牢建设用地审批关口,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近三年来,全县先后申报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共14批次,面积2548亩。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土地补偿制度,积极开展旧宅基地土地复垦、坡沟道治理、土地修复、土地开发等土地项目,新增耕地0.9万亩,实现了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建立了土地违法行为动态巡查机制。三年来,共组织动态巡查60余次,查处违法行为72件,立案72件,全部结案,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卫片执法检查活动,土地违法均控制在10%以内,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三是项目带动,效果明显。全县以项目为主抓手,以保持占补平衡,提高土地质量为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力实施推进横水、田家庄等镇3.4万亩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横水、陈村等五镇5万亩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75万亩水保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4.6万亩的农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群众收益,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

视察组指出,我县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全民耕地保护意识不强。当前耕地保护宣传重点不突出,内容不具体,广大干部群众对土地政策和耕地保护具体内容了解不够,理解不透;项目占地与耕地保护矛盾日益突出,部分政府领导、村组干部存在重经济发展,轻耕地保护思想。二是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废弃的种植业、养殖业大棚设施、废旧砖瓦厂矿企业和农村旧宅基地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没恢复利用;有些被征用土地长期闲置;城区周边、边远地区、北部山区存在土地撂荒现象;部分新增耕地质量不高,土地复种指数逐年下降,耕地综合利用率不高。三是违法占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违法成本较低,呈现个体数量多、规模小趋势,违法现象制止难,纠改难;部分农村宅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按程序办理土地手续,未批先建,批少用多;有些村组干部私自出租土地;有些临时用地超期占用,并有改变用途迹象;部分农村庄基地占新不腾旧。四是土地监管执法还不到位。土地执法环境复杂,联合执法机制还不健全;土地执法人员尤其是各镇政府执法人员较少,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手段不多,查处力度不大。

视察组要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针对全县耕地保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积极整改落实,全面推进全县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有序发展。一要强化宣传,切实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要灵活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媒体和农村集会、村组宣传栏、板报等载体,多形式、多角度宣传《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耕地保护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宣传实效;要突出宣传重点,重点面向各级领导干部、村组基层干部、企业项目建设单位、广大群众,不断强化大家耕地保护基本国策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细化宣传内容,以群众身边耕地保护工作的具体事例感染人,以查处的土地违法典型案例教育人,营造全社会保护耕地资源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二要多措并举,共同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要夯实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健全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和办法,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发挥基层作用,全力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要严格用地供应审查,严把审批关口,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要挖掘土地潜能,积极实施耕地保护项目,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沟道治理和土地复垦增减挂钩等项目,确保“双保”红线,做到土地占补平衡。三要突出实效,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积极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引导各项建设优先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持续加大土地流转经营力度,积极支持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推进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要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严禁村组私自批划处置宅基地,坚决制止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现象发生。四要严格监管,着力提升耕地保护水平。要强化联合执法,探索建立国土、监察、公安、检察、法院、住建等部门的联合执法监管机制,维护科学规范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秩序;要注重日常监管,认真抓好动态巡查和卫片执法检查,切实加大违法占用耕地责任追究,有效遏制破坏耕地、违法用地行为;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土地管理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培训,调整充实基层国土执法管理队伍,加大执法装备配置,不断提高耕地保护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