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县人大常委会检查“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及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4-06-28 | 浏览:1148次 ]

627,凤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冶新科带领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对县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及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赵海斌陪同检查。

检查前,检查组利用近一月时间,先后深入发改、财政、教体、卫生、林业、文化、交通、工信、住建、农业、招商、环保、中小企业局等20多个政府组成部门重点围绕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前期调研,掌握了基本情况。

检查当天上午,检查组一行深入范家寨镇董家河社区韦家堡村优质苹果基地、宝氮整体搬迁技术改造一期,汽车博览园、县城集中供热、银星购物、时代广场等6个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查看。下午,召开了县政府及承担“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赵海斌关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和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汇报。也分别听取了15个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执行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组认为,规划纲要实施三年多来,县政府及各组成部门紧紧围绕打造宝鸡副中心,活力凤翔、美丽凤翔、幸福凤翔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规划实施工作,实现了“十二五”平稳起步,良性发展的局面。工业经济增速加快,县域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规划纲要确定的7大类22项主要指标,18项指标达到了预期进度要求,“十二五”规划及上半年计划总体完成情况良好。

检查组指出,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是一项法定工作,也是推进“十二五”纲要有效实施的重要抓手。在十二五规划及年度计划目标任务执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规划中有些预期目标实现不太理想。在规划实施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三产结构调整、城镇化率等指标,预计十二五末难以完成。二是个别部门重视不够。在规划编制时,个别部门提出的规划操作性不强,目标任务不切合实际,与实际差距太大,如住建局提出的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增加等三项指标均很难完成指标要求;在规划实施中,个别职能部门大局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对照《规划》各项指标安排谋划工作,分解任务,部门之间配合欠默契,致使《规划》部分目标任务只写在纸上,未得到落实。三是重点项目投资强度减缓。由于受上面政策、投资方面的变化,大项目落地和推动比较困难,大项目的接替、支撑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四是工业发展面临困难。我县三大支柱产业长青能化、酒业、水泥等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影响,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由于政策等各方面因素招商引资推进困难;与往年相比,部门争取资金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效果不太理想。五是财政增收难度加大。我县县域企业对财税贡献率不均衡,差别较大,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酒税,但酒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酒税持续下滑,财政增收压力较大。

检查组要求,县政府及组成部门要针对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按期完成。一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全力推进规划目标任务完成。县政府及各部门要按照规划的目标要求和年度目标任务的要求,安排部署,全力推进工作,进一步分解指标,下达任务,统筹安排,落实责任,积极推进规划实施工作。政府各组成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密切配合,全县形成政府统筹、综合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形成一盘棋的思想二要认清差距,突出重点,推动规划扎实有效实施。县政府及各组成部门要通过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和综合研判,分析查找规划执行中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认清差距,弥补不足,使规划更好的与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战略相结合,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突出五个重点,突出工业经济。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做好项目的后续和接替,积极培植财源;突出农民增收。要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打造优质苹果基地、万亩时令蔬菜基地、万亩西瓜基地,以雪儿乳业、华龙牧业为龙头的畜禽产业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群众增收;突出城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路网、供排水、绿化等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突出民生工程。加快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工程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突出三产发展。围绕打响旅游产业大品牌,推进东湖、灵山景区规模,提升农家乐接待和服务水平,增强旅游景点吸引力;加快物流中心建设,促进三产商贸服务业发展,汇聚活力,提高三产增加值和比重。三要慎重分析,认真调研,做好 “十二五”规划中期调整。随着上级政策、发展形势、时间的变化,县政府要对规划“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对政策、措施、目标作出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对确实需要调整的,作出适当调整预案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进一步增强规划实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