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关于对县政府贯彻实施《信访条例》报告审议意见回审情况的检查报告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3-11-29 | 浏览:3383次 ]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二0一三年工作安排, 1023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王翔带领检查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深入县民政局、横水镇、田家庄镇和县信访接待大厅,对县政府贯彻实施《信访条例》报告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集中“回审”检查,通过查看现场、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全面检查了解了县政府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回审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现将“回审”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回审缘由

2012330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对县政府贯彻实施《信访条例》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426日,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信访条例》情况的报告,会议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坚持疏导惩治结合,切实规范信访行为;健全信访工作机制,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加强信访队伍建设,筑牢信访工作基础等四条审议意见,要求县政府于8月底前将审议意见整改情况报县人大常委会。1022日,县政府以凤政字(201237号文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送了关于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118日,县人大常委会按规定对县政府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又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检查结果看,信访宣传方面,宣传内容缺乏深度,宣传形式不够灵活,宣传效果不很明显;在规范信访行为、探索引入心理疏导干预机制方面不够积极主动,没有及时设置心理咨询室;在信访队伍建设方面,对信访工作人员缺乏行之有效的业务培训制度等。1123日,县人大常委会第13次主任会议在审议讨论县政府落实县人大常委会2012年监督议题审议意见整改情况后,认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思想重视不够,工作缺乏创新,措施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向县政府及信访部门反馈这些意见的同时,决定2013年对县政府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在全县首次实行“回审”。

二、基本情况

从“回审”情况看,今年以来,县政府及信访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大局,以创建省级信访“三无县”为目标,以“回审”为动力,全面落实《信访条例》各项规定,不断强化宣传教育,畅通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强信访队伍建设,对照审议意见建议扎实有效整改,整改效果良好,全县信访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1、领导重视,认识明确。今年以来,县政府及信访职能部门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县信访局将审议意见整改工作与其它主要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局班子坚持每周召开会议,听取审议意见整改工作进展汇报,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多次到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积极落实“回审”具体事宜。机关全体人员人人动手,个个出力,集思广益,切切实实抓好了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的具体落实。

2、工作扎实,整改有力。县政府及信访职能部门针对审议意见中四条具体任务,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夯实责任,逐项逐条认真整改,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各项审议意见基本整改到位。一是宣传教育不断深化,信访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全县以《信访条例》实施八周年为契机,不断灵活宣传形式,切实加强信访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在县电台、电视台、《凤翔视窗》开设普法专栏16期,发放《信访条例》单行本2000份,印刷宣传资料5000份,制作固定宣传版面12块,在5月份开通运行了凤翔信访网站。通过深入广泛地宣传《信访条例》和典型案例,使《信访条例》具体内容深入人心,群众信访法制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有效巩固了省级信访“三无县”的荣誉。二是信访工作措施得力,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强信访工作,注重思想教育疏导同惩治违法、违规上访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完善信访接待大厅功能设置,新增设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人员,加强对信访人员心理和行为引导,有效规范了信访行为,全县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同时,依法严肃查处信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今年,共依法处置违法上访人员17人,其中,传唤训诫进京非访人员2人;依法对封门堵路行为人行政拘留人员3人,传唤12,切实维护了《信访条例》和法律尊严。三是信访机制日益健全,信访水平明显提高。面对当前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初步建立了一系列信访工作机制,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全县规范和完善了信访工作程序,使信访事项的受理、移交、承办、回复、执行、督办等各个环节能够规范有序运行。继续完善了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机制、“三三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包案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了矛盾排查化解,有效解决了一批信访重点、难点问题。建立了周一巡查、研判、周末总结和重大信访事项跟踪、信访摘报等多种新的信访工作制度,完善信访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理机制,及时掌握、汇报、反馈、交流涉及社会稳定的信访动态信息,果断有效处置突发信访案件。同时,根据全县各级各地实际,修订完善了考核办法,提出了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综合性信访考核办法,调动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做好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四是信访队伍不断加强,信访基础日益牢固。县委、县政府为信访部门及时充实了领导力量,切实加强了信访领导班子建设。全县进一步巩固健全了县、镇、村三级信访网络,各村有条件的组也设立了信访信息员,有效筑牢了信访工作网络基础。全县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信访专题探讨等形式,对信访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业务培训学习,使其熟悉掌握信访工作的特点规律,灵活运用信访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了应对和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信访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全县及时落实了信访办公经费、接访劝返经费、信访维稳专项经费和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信访津贴,极大地调动了信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了全县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成绩明显,效果良好。通过县政府及信访职能部门扎实有效的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初步得到有效落实,《信访条例》宣传深入全面,信访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群体性信访行为规范有序,信访工作人员和设备配置不断加强,在县信访大厅新增设了心理咨询室、成立了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为信访人员提供了服务平台。2013年全县信访总量明显下降, 19月,县信访接待大厅共接待来访群众273776人次,受理来信124件,其中集体访34343人次,成功调处了征地拆迁、土地纠纷7;医患纠纷4起;及时处置因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来县群体性、突发性、非正常死亡事件11。截止目前,来访已办理261件,办结率为96%;来信已办理116件,办结率为94%,其余正在加紧办理。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2013年,各级领导干部共接待了信访群众259423人次,现场答复群众来访来信106件,及时化解93,避免了多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信访积案办案质量和效率位于全市前列,为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活力凤翔、美丽凤翔、幸福凤翔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存在问题

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虽然在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整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整改报告不够全面。“回审”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教训,更好地促进审议意见的落实。“回审”检查中,县政府的整改情况报告客观汇报了今年以来县政府及信访部门围绕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审议意见整改所做的工作,但对存在问题分析不够,对原因根源剖析不深,对各自承担的责任划分不清,时间节点反映不明,需要继续整改完善。

二是信访宣传有待深入。受制于宣传手段、受众群体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信访条例》在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上还不够丰富、灵活和深入,广大干部群众对《信访条例》只有模糊概念,而不很了解具体内容;《信访条例》宣传面还不宽不广,尤其是农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不高,信访法制观念普遍不强。

三是信访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县信联办、信访局在牵头抓总、协调服务方面作用发挥不足,在提前预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化解预案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不够灵活,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联络协调不够及时,对个别群体性上访、闹访、缠访、借上访聚众闹事等信访案件处理不够果断。

四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全县各级从事信访工作的人员较少,特别是信访专职工作人员配备较少,信访队伍不够稳定;全县各级对信访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教育不够系统,培训次数明显偏少。

四、建议意见

县政府及信访部门要继续做好《信访条例》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宣传教育,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健全信访机制,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1、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群众生活幸福,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关系复杂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这是形势所迫;思想认识不明确,主观重视不够,导致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整改不力,这是整改所要;提高信访水平,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这是发展所需。全县上下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信访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县政府要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和资金保障,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信访部门要增强信访主体意识,发挥职能作用,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总揽信访全局职责,当好“领头雁”,做好“排头兵”;分管领导要熟悉信访业务,加强协调联络,抓好工作落实;信访工作人员要掌握信访工作方法,集中精力大胆开展工作,不断适应信访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2、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法制意识。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信访条例》,不断提高群众信访法制意识。一要灵活形式。要采取散发宣传单、悬挂横幅、设置宣传牌、开设咨询点、利用农村古会等各种行之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拘形式向群众宣传《信访条例》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法制意识。二要深入实地。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问三解”等活动,主动深入到信访问题聚集和群众矛盾集中的地方和群众家中,面对面交流,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使群众对信访的程序、环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所了解,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和纠纷。三要弘扬正气。要教育各级干部群众明辨是非观念,敢于主持公道,维护公平正义,发挥正能量,弘扬正气,不支持、不参与影响社会稳定的信访行为,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3、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发挥信访作用。要进一步发挥信访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要明确定位。信访部门要明确自身定位,突出信访职能,彰显信访行业特点,时刻牢记信访是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体察民情、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二要发挥职能作用。要充分发挥信访部门政策把关、参谋智囊、组织协调、督查督办和信息联络作用,积极为县委、县政府把好国家法律法规、基本政策关口;多出一些化解矛盾、应急处置、维护稳定的好点子、好办法;积极做好与各镇、部门的沟通指导协调;注重分析、研判、关注当前及我县信访形势,加强信访督查督办,不断优化信访工作考核体系,提高基层信访工作积极性;主动为各镇、部门提供信访方面的信息动态、典型事例、倾向性苗头,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三要解决突出问题。要下大功夫、大气力解决影响信访工作的突出问题,提高信访工作效能和水平。要把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体制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预警、信访应急处置、信访救助、法律援助、信访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规范信访行为;要充实信访工作人员,适当解决信访工作人员待遇,增加信访工作经费,激发信访工作人员热情和动力,夯实信访工作基础;要针对信访缠访户、信访积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办法,认真做好落实,有效化解信访积案,维护社会稳定。

4、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信访成效。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繁重,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改进,提高信访工作成效。一要加强队伍建设。要继续巩固健全县、镇、村、组信访网络,优化信访队伍结构,保障信访队伍稳定,同时采取不同形式,切实加强信访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信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二要改进工作方式。要总结经验教训,把握信访规律,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并积极予以实践。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积案化解、惠民政策落实和信访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提前介入,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和非正常死亡事件,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三要关注成效。要把工作效果放在信访工作最重要的位置,积极稳妥处理各种矛盾纠纷问题,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成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三个凤翔”建设提供一个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