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关于对我县今年1-7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3-09-29 | 浏览:1110次 ]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安排, 88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冶新科带领检查组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对全县今年1-7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先后深入县公安局刑侦业务用房项目、钛粉生产线整体搬迁项目、中医院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项目、甲醇项目区居民搬迁项目、华龙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项目等现场,实地察看了项目建设情况,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我县1-7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全面了解我县今年1-7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 “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活力凤翔、美丽凤翔、幸福凤翔,在宝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今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任务,抓项目、促招商、鼓干劲、谋发展,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争取国投成绩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是经济指标增幅较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调整难度较大等不利因素,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年初批准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任务,突出项目,强攻招商,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半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63.4亿元,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33.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49元,同比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76,同比增长10.3%,各项经济指标均取得较高增幅,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高位运行、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是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全县新建优质苹果千亩示范方1个,300亩以上示范园10个,新栽果树1.2万亩;落实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县建设面积1800亩,新建省级示范园1个;华龙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成标准化鸡舍10座,万吨冷藏库1座,冷链加工生产线1条,跻身省级现代农业重点示范园区;全县优质苹果示范园、设施蔬菜基地、养殖场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加速推进,农民增收产业支撑更加坚实。

三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县政府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1-7月份,年度投资42.9亿元的5大类90个重点项目已建成25个,完成投资30.4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1%58个项目正在建设之中,7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28个市列重点项目中,甲醇一期、宝钢气体空分装置等7个项目全面建成;宝麟铁路凤翔段建设高效推进;西凤酒成装B车间和勾兑储存区建成;国电宝二电三期扩建项目和冀东水泥熟料生产线风机变频改造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四是招商引资有所突破。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通过健全完善各项奖励制度,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力度,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1-7月份,签订招商引资项目56个,到位资金43.54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63.3%;赴省市争取国投资金9.03亿元,占年度任务53.1%。投资16亿元的30万吨芳烃生产线建设等28个产业化项目、投资3.3亿元的阳光国际大厦等15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100万元的宝鸡允中丰茂农林科技示范园建设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等一批有竞争力、带动性强、有影响力的项目落户我县。

五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交通城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工程、农村供水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急救中心、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等22个项目稳步推进。1-7月份,社会事业完成投资3.9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63%;以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7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全面发放,城镇新增就业2968人,转移就业16.4万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有效改善。

二、存在问题

虽然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取得显著成效,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集聚力不强。地方生产总值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一、二、三产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比分别为10.6:67.4:22,中小企业和三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我县工业经济仅靠几户大企业支撑,中型企业存在断层,小微企业各自为战,产业链条不够完整,工业经济自身抗风险能力、集聚能力、带动一、三产业能力不强。二是新开工大型项目较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受项目审批、土地征迁、建设资金等因素制约,引进大项目和生产型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7%三是农业产业特色不特,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耕地产出效益不高,加之连续干旱,秋粮减少,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四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带动促进作用有待提升。五是旅游及三产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仅22%,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较低

三、几点建议

县政府及发改部门按照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上提出的“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活力凤翔、美丽凤翔、幸福凤翔,在宝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路目标,积极发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指导和项目建设牵头抓总作用,全面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确保圆满完成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全年各项计划任务。

一要持之以恒抓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县政府及发改部门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理念,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抓关键、破瓶颈,强督查,全力推进5大类90个重点项目,为富民强县、突破发展夯势蓄能。要落实责任。认真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包抓责任制,项目包抓责任单位要坚持经常深入现场,掌握进度,强化协调,对正在建设、进展缓慢的项目要加快进度,提质提效;对未开工的7个项目要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破解瓶颈,全力推进保开工;对已建成项目确保达产达效;对储备项目要积极做好争取工作。要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项目督查机制、奖惩考核机制、公开承诺制度,项目责任单位公开承诺项目建成时限和标准,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把项目建设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推进项目建设。要齐抓共管。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县政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大局、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主动服务,优化环境,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项目、关心项目、支持项目、服务项目的良好氛围,掀起我县项目建设的新热潮,全面加快“三个凤翔”建设。

二要千方百计抓招商引资。要围绕新的产业布局,发挥工业园区、优势企业作用,强力推介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紧盯中省政策动向、产业转移趋向以及“五百强”、“国字头”和重点外资企业投资方向,确保项目接替有序,发展支撑有力。一是提升理念。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经济、抓财政增收和改善民生的意识,努力将人力、财力、智慧凝聚到招商工作中,鼓实劲,出良策,支实招,开创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二是明确目标。要突出我县煤化工、白酒酿造、电力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冶炼、水泥建材五大优势产业。重点抓好中国西凤酒城与柳林省级重点示范镇、汽车博览园与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中国西部(凤翔)国际商贸城与雍城遗址开发保护,宝鸡军民合用支线机场建设与北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国电宝二电三期与甲醇二期等项目的招引,集聚产业优势,壮大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灵活方式。要依托园区平台,多措并举,创新方式,突出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招商,以我县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现代物流与服务业为主,鼓励支柱产业链条延伸和拓展;以中省产业政策为导向,注重运用小分队、网络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加大推介洽谈力度,定期联络对接、抢占先机,赢得支持,让投资者自觉引资、扩资、增资,形成联动效应。

三要持续加大农业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围绕粮食生产高效化,果业发展规模化,畜牧建设标准化、设施蔬菜园区化的思路,不断优化“北果中菜南牧”产业格局,全力做强增收富民的农业产业支撑。要坚持规划引领。参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制订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要加大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强化政策扶持、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土地流转、服务保障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要发挥示范作用。立足我县特色和优势产业,率先打造东来食品、华龙牧业、柳林蔬菜、范家寨苹果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形式,促进农业增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四要努力提高旅游及三产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旅游及三产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彰显特色,整合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城乡融合,有序开发,推进商贸兴县;依托优势,合理布局,激活现代物流;立足调整结构,提档升级,全力推动文化旅游、商品贸易、仓储物流等产业突破发展。重点要立足我县民俗文化、先秦文化、苏轼文化、西凤酒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抓好西凤酒文化主题公园、物流中心建设、汽车博览园、西府民俗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一个集旅游、民俗工艺、民俗饮食、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努力提高旅游及三产在全县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