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检查2012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3-06-18 | 浏览:988次 ]

618,凤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冶新科带领检查组,在前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2012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进行了检查。县政府副县长戴慧萍陪同检查。

检查组一行首先查看了有关资料,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副县长戴慧萍关于2012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围绕财政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进行了座谈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会议结束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作了讲话。

检查组对我县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县政府及审计部门能够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审计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审计工作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审计显示2012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重点突出,体现了审计监督的实效性。县政府及审计部门能严格按照“注重三大建设,实现四大提升,深化五大审计”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社会关注的粮食、低保、医保、合疗、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开展审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全面细致,体现了审计监督的规范性。县政府及审计部门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审计,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程序到位。2012年审计的单位、项目达54个,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规范性。三是客观实在,体现了审计监督的公正性。审计部门对2012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工作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指出存在的问题事实清楚、依据充分、数据翔实,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切实可行、有力有效。四是严格执法,体现了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审计部门对审计查出的违规问题和管理不规范资金等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认真督促整改,从严执法,维护了审计执法的权威。

检查组指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预算执行差距较大。预算执行中,年初批准的财政预算收支数额与实际执行数额差距较大,违规资金数额较多,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彻底;“三公经费”支出不尽合理等。二是审计整改任务艰巨。由于整改涉及资金数额较大、整改范围广、部分单位对审计结果认识偏差,导致审计整改工作任务加大。三是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从近年来我县审计工作实践看,审计部门内部相关配套机制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审计整改报告机制、审计整改督查机制落实还不够到位;协税机制不尽完善,存在税务和财政部门孤军作战,税收征管难度加大。四是审计的覆盖范围不够全面。受人员、设备等客观因素制约,目前审计监督主要集中在县级部门和事业单位,对基层单位的审计监督还需延伸和拓宽。

检查组要求,县政府及审计部门要认真贯彻县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凤翔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相关决议,依法有效开展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期预警作用。一要高度重视,全面提升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宪法确立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维护财经秩序,规范政府行为,推进廉政建设,为持续推进我县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提供有力保障。二要把握重点,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审计监督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紧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保障好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资金,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把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更好地激发出来,发挥审计对经济“体检诊断”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风险隐患,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三要完善机制,不断加大审计意见整改力度。县政府及审计部门要重视审计成果的运用,本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审计反映出的违纪违规问题,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形成并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审计整改报告机制、财政预算审计结果及整改结果公开机制、审计整改督查机制等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强化对被审计单位的跟踪监督,促进问题的整改,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要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县政府要在审计机构设置、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有序顺畅开展提供良好外围环境;审计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同时可试点向下延伸,不断提高审计成效;审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各项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忠于职守,大胆履职,敢于碰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发挥好审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