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凤翔区人大网站!

监督纵横


关于对县政府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情况的检查报告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3-04-08 | 浏览:1642次 ]

关于对县政府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情况的

为进一步推动县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315,凤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明、副主任王翔带领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县人大代表,在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深入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长青镇残联、县残疾人标准化果园扶贫基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地,查资料、听汇报、看现场,同残疾人亲切交谈,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县政府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基本情况和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的《残疾人保障法》自2008年修订实施以来,凤翔县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按照“打康复牌、唱基层戏、创示范县”的工作思路,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残疾人工作主管部门在工作推进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服务作用,各项工作认识明确、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效果明显,走在了省市前列,荣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得到残疾人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到2012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25695人(其中:视力残疾3035人,听力残疾8235人,言语残疾319人,肢体残疾6169人,智力残疾1724人,精神残疾1776人,多重残疾443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7%。持证残疾人14374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6%

(一)组织网络日臻完善。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残疾人保障法》的贯彻落实,为各级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创设了机构,提供了场所,配备了人员、设备,保障了资金。12个镇成立了残联,6个社区和80%的行政村设立了残协会,配置了专职委员和专职工作人员,覆盖县、镇、村三级的残疾人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服务体系趋于完善,组织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县政府及主管部门能充分利用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这一平台和载体,“三级”联动,借势发力,有效整合工作资源,全力落实各项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和镇村设施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呈现出了残疾人工作有人管、残疾人生活有人帮的良好势头。

(二)康复服务全面展开。县政府按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完善残疾人康复设施,除建立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外,依托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12个镇和2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站,逐步增添康复训练器材,最大限度为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创造条件。近两年来,有1320人(次)残疾人完成康复训练,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和安装助听、助明、助行等方面的辅助器具700余件(套),有240余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全县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有效普及,受到残疾人一致好评。

(三)基本保障得到落实。县政府及职能部门能积极加大残疾人服务保障力度,多渠道改善残疾人生活,提高残疾人幸福指数。能认真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使残疾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城乡低保等各类救助、扶持政策。全县优先享受低保残疾人5129名,享受城乡养老、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的残疾人8646人。同时,积极加大救助力度,20117月至201212月共分类对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490万元,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残疾人基本生活。认真实施残疾少儿“两免一补”、入学补贴、助学补贴、教育贷款等扶助项目,2011年至今共为33名大中专院校新生和150名残疾学生进行资助,资助金额达15万元。在城区主要人行道、公共场所增设盲道和轮椅道等无障碍设施5.6公里,为130名残疾人实施无障碍设施进家庭,为残疾人生活提供便利。

(四)就业渠道灵活多样。县政府及职能部门积极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支持、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特别是东吴头村残疾人标准化果园扶贫基地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80万元,15名残疾人通过基地打工、股金分红实现脱贫致富。同时,辐射、带动、扶持全县残疾人种植、养殖基地5个,带领100名残疾人就业。同时,指导残疾人领办皮具店、按摩连锁店13个,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创业、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近三年来,共介绍、安置、推荐360名残疾人就业,帮扶800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

(五)宣传教育稳步推进。县政府及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深化《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效果,开展法律咨询,印发宣传资料,在电视台和《凤翔视窗》开设宣传专栏,开办手语节目,重点对残疾人保障的相关政策、残疾人工作的成效亮点、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典型事迹等方面内容进行宣传报道,使各部门、企业和广大群众尤其是残疾人充分了解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同时,在县图书馆开办盲人阅览室,进室阅览残疾人达1200 人(次)。以典型引导为抓手,全面强化残疾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涌现出了如李刚、邓小明、段荣杰等自立创业、自强不息的典型代表,为残疾人自强、自立起到了宣传带动作用,全县残疾人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有效开展,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检查,虽然县政府在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相比,与残疾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相比,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工作氛围不浓。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缺失,残疾人各项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综合协调不够。宣传工作缺乏深度和广度,全社会维护残疾人权益,保障残疾人待遇,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氛围不浓。

(二)保障水平不高。在落实中省各项优惠、保障、服务政策过程中,没有形成切合我县残疾人工作实际,操作性强的运行实施办法,低保救助范围面偏窄,残疾人享受各类政策范围不广,因病返贫,因残致贫现象仍然存在。

(三)基层基础薄弱。镇村两级残疾人工作者均属公益性岗位,待遇偏低,90%以上属残疾人,生活相对困难,制约工作正常开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残疾人专业人才不足,技术能力较低,不能适应工作开展。

(四)环境有待改善。残疾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知识面、社会参与能力、经济状况等因素制约,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接受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困难。县城内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到位,破坏严重,给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几点建议

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幸福凤翔的重要因素。本着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着力解决问题,切实改进工作,推动残疾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目的,针对检查中查找出来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广泛宣传,努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方协作、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遍布城乡各地,关联千家万户,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把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作为推进残疾人工作的有效抓手,作为政府施政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积极抓好,抓出成效。一要提高认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凤翔的高度,准确定位残疾人工作,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共识。要结合实际,有前瞻性地制定出台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县整体规划,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要形成合力。残联、人社、卫生、教育、税务等相关部门要在职能职责范围内最大限度为残疾人工作提供保障、支持和服务,助推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为创建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加力鼓劲。三要积极进取。县镇村三级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人员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懈怠,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全力提升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四要搞好宣传。相关部门要将《残疾人保障法》的宣传纳入“六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采取得力措施,灵活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载体和平台,广泛宣传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创业拼搏的先进事迹,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宣传残疾人各类扶助政策,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二)创造条件,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残疾人做好服务和保障是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根本。一要建机制。相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省、市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保障政策和措施,同时,县政府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残疾人享受各类政策的具体保障制度和操作办法,让残疾人充分享受上学、就医、乘车、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照顾,畅“绿灯”,开“小灶,逐步提高残疾人享受率。二要强救助。要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性和困难情况,将“特惠”和“普惠”有机结合,积极跑省上市,加强对接,争取残疾人劳动就业、康复医疗、教育培训、法律援助、设施建设等方面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最大限度利用好上级各项优惠、保障、服务政策和康复资源,改善残疾人生活,提高残疾人幸福指数。三要畅环境。要按照国家相关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公共场所、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对原有的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监管,对没有建设到位的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补充和完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交通设施等,应当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评审把关,通过逐步规范建设行为,确保符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三)加大力度,切实保障平等就业创业。残疾人平等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要加大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残疾人就业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主动出击,采取灵活措施,加大残疾人创业技能培训力度,广辟就业、创业门路,为其创造良好的外出就业、务工条件。二要挖掘内在动力。要鼓励、支持、引导残疾人自强自立,积极创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开挖内在潜能优势,提升残疾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以东吴头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为样板,根据各镇、社区产业结构发展实际,在残疾人口密集的地方建立扶贫基地,鼓励残疾人入股、投劳,实现创业致富。三要改善创业环境。相关职能部门要对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减少经营风险。要按照残疾人就业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职工总数1.5%的法律要求,吸纳、安置残疾人就业。

(四)不懈努力,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工作。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是推进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任务。一要引进人才。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主动出击,根据我县残疾人工作现状和实际需求,在高等院校引进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编制保障,充实残疾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保证县、镇(社区)残疾人康复保健工作有人管、管得好,保证特殊学校残疾少儿有人教、留得住。二要增强素质。要以集中培训、外出深造学习等形式,对县镇村三级专业服务网络内的残疾人工作专职人员进行深入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逐步转变为残疾人工作的专家和内行。三是提升待遇。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镇(社区)、村残疾人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使其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推进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为建设幸福凤翔做出积极贡献。

凤翔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

201348